跨境電商詐騙:如何避免在國際平臺上被騙

案件概述:
王女士在國際電商平臺上看到一個銷售名牌手袋的廣告,價格相較於市場價低得多。賣家來自法國,且平臺顯示該賣家信譽極高。王女士支付了2,000美元購買一款“品牌手袋”,但收到商品後發現其是假貨,且賣家聯繫方式失效。平臺也未能及時解決問題,王女士最終決定通過法律途徑追回被騙款項。
法律應對:
證據收集:
王女士提供了所有交易記錄、賣家的聯繫方式、以及平臺上顯示的商品資訊。麥克斯國際律師事務所發現,賣家帳號多次更改並頻繁出售虛假商品,涉嫌進行詐騙。
消費者權益保護:
麥克斯國際律師事務所為王女士詳細分析了平臺的用戶協議,指出平臺未能履行對消費者的保障責任。麥克斯國際律師事務所建議王女士向平臺發起法律訴訟,並向相關監管部門投訴平臺未履行其應盡的監督義務。
跨境訴訟與仲裁:
由於賣家位於法國,且平臺設有國際業務,麥克斯國際律師事務所啟動了跨境仲裁程式,尋求退款和賠償。通過與法國的法律團隊合作,最終獲得了退款並對平臺的疏忽行為提出了訴訟。
案件結局:
王女士通過法律途徑追回了被騙的金額,並得到了平臺的賠償。這一案例提醒消費者,跨境電商交易中,應核實賣家的真實身份和平臺的信譽,避免盲目購買。